【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重點專項推進!聚焦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
21日至2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重點專項項目工作推進會及技術模式現場觀摩會在綏化市海倫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余位專家共謀黑土地保護新篇章。
項目負責人鄒文秀匯報項目進展
重點專項推進會上,7位項目負責人全面梳理了各自負責的重點專項進展情況:黑土地耕地質量多尺度天空地立體監測技術與預警系統項目,構建了黑土地耕地質量天空地立體監測技術體系,獲得了高時空分辨率耕地質量關鍵要素數據集;黑土地農用土壤質量退化過程與阻控途徑項目,初步厘清東北黑土地退化時空規律與驅動因素,明確土層變薄是減產主因,揭示有機無機肥配施協同提升地力的機制;旱作黑土地保育保護性耕作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項目,首次繪制了旱作黑土區鐮孢菌區域圖譜,研發出化學與生物制劑協同防控新技術;黑土地土壤生物資源稟賦配置與生產功能協同提升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明確了黑土地生物資源稟賦提升潛力和途徑;東北黑土侵蝕退化數字化評價與智慧阻控項目,將構建黑土層厚度精準監測體系與大語言模型智慧治理平臺,實現侵蝕阻控方案智能生成,并開創百年尺度侵蝕退化重構方法;黑土區資源優化配置與生態景觀構建關鍵技術項目,針對黑土區資源利用率低、生態屏障弱等問題,提出“生態屏障島”概念,研發基于“水–碳–糧食”耦合的資源優化配置技術;東北黑土區典型除草劑高效消減與精準修復技術(青年)項目,創制高效降解典型除草劑的合成微生物菌系,構建個性化微生物修復技術體系。
專家現場觀摩
會議提出,要瞄準產業需求,強化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落地,要下大力氣實現科學研究、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打通科技成果落實到田間地頭的“最后一公里”。
大豆專家李艷華為專家介紹大豆實驗田黑土保護情況
與會人員走進海倫市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現場觀摩了耕地肥沃耕層構建技術、精準施肥和綠色病蟲害防控、優良品種選育和大面積單產提升技術的示范效果。
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保存的土樣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去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東北黑土地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實現黑土地保護利用關鍵技術的突破,構建可推廣、可復制的集成模式,全面提升我國黑土地保護的科技支撐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作者:張月;記者:周靜;攝影:周靜 張月;視頻:張月;編輯:王余行;審核:王楓;統籌:楊國華
附件下載: